自小在城市长大的小孩,几乎没什么机会接触冷水洗澡。父母老是紧张小孩子冲冷水凉的话会着凉感冒,渐渐,我成了其中一分子。对我而言,冷水,只是假日适逢去海边玩,还是在泳池嬉水才会有的亲密接触。要是在家遇上停电时刻,被迫用蓄水槽的冷水冲凉已痛苦不堪。直到我进入了大学,我的温水澡美梦,终于停止。
刚开学期间,每次活动完毕,准备梳洗用具后,走去厕所的每一步总是那么不情不愿。众所皆知大学的宿舍没那么好气为大专生设置热水器,每间隔间浴室,只有简陋的庞大莲蓬头在头上,一扭开水龙头迎面来的就如大雨倾泻而下,仿佛要把人淹没。抬眼望了望,其实和家里的莲蓬头有几分相像,冷水的温度应该也差不多吧?自己安慰自己后,稍稍放心。可是准备扭开水龙头之际,我又退缩了。心里开始不停盘算,开?还是不开?要先从大腿开始,还是直接从头淋下去?发呆一阵子,好不容易鼓起勇气,选择全身湿透的策略算了。长冷不如短冷,速战速决比较好。但是手伸去开水后,身体却本能地向后弹开。好险...差点就淋到自己...心里嘀咕着,站在门口处,看着那澎湃大雨,武装的心情正一点一滴瓦解。怎么办好?为什么冲个凉都要这么别扭?良久,重新酝酿好心情,以一个跳远选手准备好的姿势,一跃跳进那禁地。我的天...冷的感觉从头皮迅速传达至脚底,脚板却像踏在铁板烧上,情不自禁地跳个没完。等到体温适应了水的温度,身体机能才慢慢恢复正常。经历了几次冷水交战,可是身体仍然不听使唤,还会发抖。
不过人的适应能力还算不错,长期在宿舍里锻炼,开始接受这残酷的事实,也发现用冷水洗澡还比较容易保持清醒。只是,还是有例外的时候。当外面下着夸张的雨水,遇上洗澡时间,又来到了天人交战的抉择。窗外的天雨配合着莲蓬头雨,合奏成冷水交响乐,冷水淋在肌肤上,终于受不了,忍不住打了几个喷嚏。再冲下去,冷水好像浸透骨子里,再打从心坎冷出来。物理学说热胀冷缩,此时此刻每吸一口气,却都冷得肺部胀大要从胸腔爆出来般,冷得难过!接踵而来就是一边发抖,一边咳嗽,看来我身子还挺弱。结果结束一场漫长的冷水战后,草草地用毛巾包裹全身,蹲在地上久久不能站起来,嘴唇和身体一直颤抖。时至今日,那透彻心扉的凉意还是深印脑海。
毕业之后,很少机会用冷水洗澡了,身体又逐渐失去对冷水的免疫。有时候为势所逼面对冷水,却倒没有大学刻骨铭心的冷。像是前些天呆在安顺,明明已经做好心理准备,但当拿起水桶要淋在头上时,手停在半空,犹豫的心态又发作,冲?还是不冲?先洗脚?还是头开始?这次选择了窝囊的方式——还是先洗头发比较好。故意磨蹭一阵子,终究还是来到了主轴。摸摸缸里的水,其实还蛮冷。适逢天阴阴的,温度的下降让勇气也下降。只好闭起眼睛遭头部淋水...呼,还好,至少不想打喷嚏,也没有肺部胀痛之感,咳嗽也没有。如此判断,这里的水也不比大学的冷嘛!暗爽了一下。
这一次的冷水澡,让人突然怀念大学宿舍的生活,也令人想起在砂劳越和系友一起进行的家庭领养计划。那时被编排和丽珠、依菱住在同一个家。是一个传统、典型的马来甘榜家庭。家里所有人都很和蔼友善,刚开始都很自在。但到了冲凉时间,我们的“干妈”教我们换纱笼包着身体,再带我们走去“冲凉房”,奇怪的是我们被领着往外走,不禁有点纳闷...走到“冲凉房”前,谜底揭开,才恍然大悟。原来,在住家外面,像个足球龙门一样,三面有简陋的木板遮盖,中门就大开,高度也只能让人在内半蹲着,可是站太高的话就会春光乍泄,然后里面有个水龙头、小桶,如此而已。这时旁边还有家里的男生走过,微笑着和我们打招呼。我的妈!这次无需测试水的凉意,心已凉了一大半。我们皆被吓得花容失色,怎么冲凉哦?!人来人往的,赶集咩?三个人傻乎乎的站在那边商量一会儿,决定了三个人先一起洗头,之后一个人在外把守,两个人在内先“抹身”(基本上那种环境很难称之为洗澡或冲凉),弄妥后就相反。洗头倒没问题,到“冲凉”就有点难度了!要怎样不完全脱掉纱笼,却又要把身体洗净,两个人只好羞涩地小心翼翼适度调整纱笼,尝试洗干净。幸亏“干妈”还很体贴,在我们正式冲凉时候,并没有家人走来走去,应该是他们也了解我们肯定无法适应这种方式。接下来的几天相处,我们还算可以掌握到包着纱笼冲凉的要诀。这经历虽然很尴尬,现在忽然被安顺的冷水澡唤醒记忆,想起来还是个超好笑的过程!
在家里习惯了热水的服侍,偶尔遇上冷水,总会有焕然一新的感觉、不同的感触。像之前大学的冷水,是大专生的青涩;砂劳越的冷水,是没有种族隔阂的亲切,还有人与人之间的坦然;而最近遇上安顺的冷水,代表的是家庭温暖的人情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